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来源:网络
漫画中,原本站在“铁饭碗”里的人,在时代的洪流里不可避免地被“失业”大潮吞噬。
一些人试图抓住救命稻草,垂死挣扎;一些人被迫放弃手中的“铁饭碗”,另谋出路。
漫画隐喻的这股“下岗潮”,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当时,不少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不得已进行重组。
风云变幻的缩影里,一个时代的背影呼啸而过。
那个年代,下岗的工人何去何从?
前段时间热播的年代大戏《父辈的荣耀》,给出了答案。
来源:豆瓣电影
豆瓣开分8.4,开播以来,口碑和收视率一路暴涨。
它不仅真实还原了在林业改革下的百姓生活,讲述了一个个普通又不普通的林场家庭日常,而且在厚重的年代氛围感中,描绘出细腻朴素的人间烟火气。
央视《中国文艺》评论说:
“《父辈的荣耀》以接近于普通观众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林场家族的生活,以真实的肌理感展现出在林业改革时代背景下的林场人生活的悲欢离合。”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肩上都是一座大山。
不管是一生正直的好人顾长山(郭涛 饰),还是为梦出发不忘初心的后浪陈兴杰(张晚意 饰),在东北边河这座小城,面对生活的滔天巨浪,他们以无畏直面困顿,用无悔肆意人生。
从边河走出,再回到这里。
季节更迭的轮回里,每个人向前的脚步悄然“调频”。
是向前走,还是继续等?
来源:豆瓣电影
叔本华说:
“人生的幸运与不幸极少是因为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东西造成的,而主要取决于我们接触人生的方式。”
细细回顾剧中人的人生轨迹,不由感慨:
生命这片浩渺森林里,学会放下才是唯一的救赎。
事与愿违
是成年人世界里一场漫长的海啸
1997年,东北的冬天格外寒冷。大雪封山,却封不住来势汹汹的改革浪潮。
923工队的队长顾长山,突然被林业局的局长林恒告知,单位给到的采伐名额只有20个。
对于靠林为生的林场人来说,有限的名额让他们本就艰难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思来想去,顾长山决定替工友们争取更多机会,他便向局长请示汇报。
来源:豆瓣电影
但,无功而返。
原来,林业局的工资都快发不下来了,所以只能缩减人员。
消息传开后,不少人萌生了新的想法。顾长山的工友陈尚友,便是其中一个。
陈尚友的妻子想要到外面去打工,但陈尚友打算继续留在林场。争执因此发生,两人也闹得不欢而散。
而像陈尚友这样因为工作变化激化出家庭矛盾的工友,不在少数。
工友们的难,顾长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综合权衡后,顾长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工队一起上山劳动,劳动所得工资平均分给20个人。
第二天一早,工友集结,开始上山采伐树木。
其间,因为帮助徒弟大梁子伐木,陈尚友被突然倒下的树木砸中,因公殉职。
陈尚友的离世,让顾长山十分自责。
为了弥补遗憾,他主动找到陈尚友的孩子陈兴杰,邀请陈兴杰以后到自己家里吃饭;在陈兴杰的房子被烧毁之后,又主动将陈兴杰接到自己家里住。
来源:豆瓣电影
mksport体育眼看风波即将平息,却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来的场长秦炎要求顾长山在一个星期之内定下20个上山名额,并将停薪留职的人员名单也全都定下来。
作为923工队的队长,顾长山决定从自己开刀,带头被裁员。
不过,当他带头被裁员,不得已定下名单的时候,却接到了举报。而举报的结果,是自己的儿子没有通过政审,丢失了梦寐以求的当兵机会。
“老好人”顾长山,是劳模,是队长,也是一名父亲。他善良,更淳朴,心里装的都是街坊邻居的安危冷暖。
然而,生活的一个残酷真相便是,你越希望什么发生,事实便越事与愿违。
记得董宇辉曾在直播时说:“得偿所愿的都不是人生,阴差阳错的才是。”
行走世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世事总难顺遂人愿,更如一场漫长的海啸浸袭着大部分人的生活。
唯有直面心底那道隐秘的伤疤,才能在与生活的拉锯战中举重若轻。
懂得拐弯
才能走出桎梏的樊笼
面临事业的分岔口,顾长山一度左右为难。
一方面,不谋事,难谋生,一家老小的生计是个大问题;另一方面,只谋事,难成事,林业改革的浪潮势不可挡。
来源:豆瓣电影
顾长山思虑良久,人挪活,树挪死。他决定响应国家的号召,将过去砍伐森林的锋芒转向保护绿意盎然的大地。
从破坏者到守护者,从伐木工人蜕变为护林员,顾长山与林场厮守了一生。
与此同时,一些积极寻求改变的工友们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
一些人早出晚归,攀爬陡峭的山坡,寻找那些隐藏在林间的珍贵菌子和山货。
一些人为了生活,开始尝试新鲜事物,学起了剪发。
……
而与他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行动比起来,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许多失去工作的工友们陷入了迷茫与颓废。
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借着酒精麻痹痛苦,浇愁解闷。日复一日,除了陡增烦恼,缠绕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看过一句话:
“人的一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都独自踏上这条旅程。然而,这条人生之路并非直线无终,而是充满了曲折与转角。”
面对走不通的路,如果我们不懂得及时转弯,可能会误入死胡同,无法继续前行。
只有懂得拐弯,才能巧妙地避开路上的障碍,向着人生的目标前进。
来源:豆瓣电影
遭遇职场瓶颈,进退维谷时,试着拐弯,向内行走,向外求索,突破限制的办法或许不请自来;
碰上夫妻冷战,互不理睬时,试着拐弯,换位思考,理解包容,尴尬的局面自然迎刃而解;
……
生活就是一场旅行,我们在路上,遇见,体验,然后选择。
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只要你愿意走,路的尽头依然是路。
学会放下
是人生最浪漫的修行
作为顾长山的“二儿子”(养子),陈兴杰是个对目标特别执着的人。
错过了第一次高考,便果断选择复读,并通过努力走出大山;
来源:豆瓣电影
大学毕业,留在广深,并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就连爱情,认准了初恋林晓晴,便是一辈子。
本来,按照既定发展,陈兴杰会在广深安家落户,发展事业。但生活“临门一脚”,顾兆喜意外出事,顾长山突发疾病,急需手术。
手术的费用高昂,尽管顾长山收到了一笔募捐款,但费用远远不够。
另外一边,顾兆喜因过失杀人将被判刑,需要律师代为辩护。辩护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火烧眉毛之际,陈兴杰决定把买房子的首付款拿来救急。
在回乡探亲时,那些在边河的点点滴滴,渐次涌上陈兴杰的心头。
养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帮扶之情,挂在回忆墙上的老照片,让陈兴杰心里五味杂陈。
陈兴杰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一念起,万物生。
来源:豆瓣电影
克服了重重困难,陈兴杰在边河创办了大森林股份有限公司。陈兴杰的兄弟姐妹作为骨干加入,并全都分配了任务。对外,公司也正式开始招聘员工。
第一批员工,便是以前在林场工作的老工人们。而且,为了让林场的职工都能够走出大山,不至于守在这里受一辈子穷,陈兴杰还专门把公司开在了县城。
最终,在顾长山的帮助下,林场里边的人悉数搬迁到县城;并在陈兴杰的带领下,大家伙搞林下经济,彻底走出了贫困闭塞的泥潭。
对于陈兴杰来说,放下心中曾有的执念,不是被逼无奈,而是主动为之。
曾经有多向往山外的世界,现在就有多眷恋故乡的烟火。
回到家乡、造福家乡的信仰,和自己此生追求的志向,殊途同归。
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放下更为妥帖。
放下的,是个人小我的利益;
得到的,是集体这个“大我”的成全。
正如蔡崇达在《皮囊》中所说:
“我期待自己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
一部《父辈的荣耀》,半部中国林业发展史。
不管是坚韧的顾长山,还是清醒的陈兴杰,无不是在与生活交手的过程中,一边奔跑,一边和解。
他们身后,是林业发展的苦难辉煌;他们身前,是生态发展的滚滚浪涛。
来源:豆瓣电影
自古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往往是那些在发展中不停选择,却又果断放下的弄潮儿。
恰如麦家在《人生海海》中所说: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不完美的人生。”
我们无法避开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但我们可以选择勇往直前。
最后你会发现,历经岁月洗礼,人生就如大海般深邃,如山川般壮丽。
作者:今夕何夕,但遇良人,山水一程。
电话:13594780098
联系人:周经理
邮箱:ruffled@msn.com
网址:https://www.ynguohuijituan.com
地址:天长市令秘湾345号